8月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的两张罚单,将永安财险推至公众视野。其聊城中心支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被罚21万元,时任总经理焦宪忠被警告并罚款4万元;济南中心支公司同期因同类违规被罚11万元,时任总经理助理张彦平被警告并罚款2万元。同一日两家分支机构因同一事由受罚,并非偶然,其背后是保险行业基层机构在多重压力下的生存困境与治理漏洞。 阅读量:12295
2025年8月第一周,三家银行收到监管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达3570万元,折射出银行业合规管理仍存短板。其中,上海银行单家被罚3254.8万元(含没收违法所得),占总金额的91%,其总行及分支机构同时曝出多领域违规问题,引发业内对系统性合规风险的关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近期密集出手,既体现监管层对 "穿透式" 监管的坚持,也凸显 "双罚制" 在压实机构与个人责任方面的强化应用。 阅读量:13103
2024 年 12 月 10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披露的一系列行政处罚信息,将上海多家金融机构推到了风口浪尖。这些处罚揭示了金融机构在运营过程中的诸多违法违规行为,反映出监管部门对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严格要求。
2024 年 12 月 11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揭示了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八家支公司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及相应处罚,这一事件引起了保险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2024年12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及各地方监管局对11家金融机构进行了集中处罚,涉及的问题包括信贷业务违规、员工行为管理不当、贷款“三查”不到位等。
作为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问题的一种表现,违规借贷形式多样、手段隐蔽。从违纪违法人员出借资金的来源看,主要有以下情形:有的党员干部利用自有资金;有的则“空手套白狼”,通过低息贷款或向管理服务对象借款
2024年12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内蒙古自治区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引发了广泛关注。内蒙古西乌珠穆沁农村商业银行、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商业银行以及赤峰元宝山农村商业银行三家农商银行因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及其他相关法规,被分别罚款186.3万元、93.3万元和114.3万元。这一系列处罚不仅反映了这些银行在合规管理方面的不足,也暴露出更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亟需引起行业的重视和反思。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再次对兴业银行施以罚款和警告,引起了金融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系列处罚事件不仅反映了兴业银行在合规经营方面面临的挑战,也揭示了当前银行业风控的重要性。
近年来,河北省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然而,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河北省多家农村金融机构的处罚,暴露出其在贷后管理和合规经营方面存在的系统性违规乱象。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金融机构的声誉,也对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2024年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439.5万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189.3万亿元,同比增长9.2%,占比43.1%;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72.8万亿元,同比增长4.5%,占比16.6%。
近年来,财达证券因其从业人员的违规行为频频受到监管机构的处罚,显示出其在合规管理上的严重不足。作为河北省唯一一家注册的券商,财达证券自2002年成立以来,注册资本达到32.45亿元,并于2021年成功登陆沪市主板。尽管公司在资本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其近年来的监管记录却令人堪忧。
2024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揭示了汇潮支付有限公司因多项违规行为而受到的严厉处罚。该公司因未能遵循商户管理和账户管理规定,以及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处以128万元的罚款。此事件再次凸显了金融监管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金融安全方面的重要性。
2024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对昆明官渡农村合作银行作出行政处罚,因其在多个方面存在违法行为,该行被处以警告并罚款85.3万元。这一决定反映了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合规性的高度重视,以及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重要性。
近年来,金融领域的诚信问题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河南太康农商银行的案例,正是对金融监管和企业诚信的重要警示。根据相关裁判文书的披露,多家企业实际控制人张青嵩通过一系列欺诈手段,累计骗取贷款金额高达30.545亿元,给银行和社会造成了严重损失。